明媚春光里 又闻琅琅读书声——我市12万余名高三学子开学见闻
2020-04-08 09:49:30 来源:《长春日报》
本报记者 朱怡
7日6时,在长春希望高中门口,高三学生提交健康卡,经过校门、楼门测温后,按指示牌走进教室。同一天,全市74所学校12万余名高三学生告别“超长寒假”,背上书包走进课堂。
课前课:自我防护
当天6时,希望高中住校学生排队走进教学楼,依次通过热成像测温门,进入教室。6时20分,走读的高三学生在校门口递交健康卡后,再通过校门、楼门测温等流程进教室。800余名高三学生分不同时段,经过层层“关卡”,开启了开学第一天。
这是高三学生们第一次经历入学后的繁琐流程,但每个环节他们都认真配合,一丝不苟。
“在复课前,我们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教学生如何在校园内做好自我防护。”希望高中副校长王云龙一边提醒学生们注意保持间距,一边介绍“课前课”。十几分钟的视频让学生们熟悉课堂、大课间、午餐等不同环节如何防控,以及如何丢废弃口罩等。“再次回到校园,学校采取了一些防控措施,虽然有些复杂,但这都是为了保护我们。”高三三班学生石慧琳表示,和同学们一起感受紧张的学习氛围是大家期盼已久的事情,“我们会自觉遵守一日常规,调整好心态,将任务重点放在学习上。”
第一课:家国情怀
为了迎接返校学生,市二实验中学特意设计了开学“第一课”,手抄报、诗朗诵等纷纷亮相,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也记录了他们的成长。“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我意识到努力学习不只是为了考上理想大学,更应该为国家繁荣富强而拼搏。”高三十三班学生袁宁对学校专门设计的“第一课”感触颇深,也对十余载寒窗苦读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结合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取得的成果,围绕网络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根据学科特点,设计了主题创作、专题鉴赏等活动。”市二实验中学副校长张德辉介绍,特别的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们温习了珍视生命热爱生活,激发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
与此同时,在市第八中学操场上,两个班级的高三学生参加了开学第一天的升旗仪式。看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师生们高声唱起国歌,这次以“合力防控、坚定信念、决胜高考”为主题的升旗仪式也以爱国主义教育开启了不同以往的新学期。
大课间:强健体魄
“每天通过问卷调查,梳理学生问题清单,老师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任务,并对清单进行科学分解,补齐学生短板,提高学习实效。”市二实验中学校长助理荣忠介绍,接下来一段时间,为了衔接好线上线下教学,学校将实施分层教学。
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学校重新设计了“阳光一小时”活动,加强学生健身训练。按照“错时、规定路径进楼出楼,规定区域、定人定位做操、运动”,每天上午组织学生统一做第九套广播体操,下午做校本课间操,男生在田径场做武术操,女生在北操场做健美操……一切的安排,就是让学生以充沛的精力、蓬勃的精神风貌备战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