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国家防总等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2020-07-13 08:26:15  来源:《长春日报》

  综合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7月4日以来,长江、太湖流域出现强降雨,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及以下江段、洞庭湖、鄱阳湖,江西修水、抚河等21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条河流超保,19条超历史。太湖维持超警状态。针对当前的汛情形势,国家防总、水利部于12日将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派出由部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江西等地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说,应急响应级别提升后,水利部将进一步加密水情监测和滚动预报频次,每天不定期进行会商研判,加大对长江、太湖流域的防汛指导力度。
  应急响应期间,各级水利部门将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加密雨水情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洪水预警;做好水库等水工程的科学调度,减轻防洪压力;加强水库大坝、河流堤防等工程巡查和防守,制定工程抢险预案。险情发生后,为抢险提供水利技术支撑,全力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
预判 长江中下游江段 将相继出现洪峰
  据新华社武汉7月12日电 12日14时,长江干流莲花塘站水位达到34.34米并趋于平稳,长江中下游洪水洪峰正在通过城陵矶江段。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预测,未来2到3天,洪峰将相继通过中下游干流各个江段,汉口、九江、大通等主要控制站的洪峰水位均将位居历史前列。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11日8时至12日8时,长江流域内有13站超历史最高水位(其中12站位于鄱阳湖湖区及尾闾)、11站超保证水位、88站超警戒水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鄂东北水系、洞庭湖、鄱阳湖湖区及水系、雅砻江上游、大渡河上游、下游支流水阳江、巢湖等。
  目前,莲花塘水位平稳波动,汉口以下江段水位继续上涨。根据长江委水文局实时水情监视及预报分析,预计莲花塘站洪峰水位最高达到34.35米左右,排历史最高水位第5位;汉口站14日洪峰水位29米左右,排历史最高水位第3位;九江站13日洪峰水位23米左右,排历史最高水位第2位;大通站14日洪峰水位16.3米左右,排历史最高水位第3位。
现场 闻“汛”而动战鄱湖
  19.01米、20.73米、21.97米、22.53米……
  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7月12日零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M”,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防汛应急响应不断升级。
抢险
  深夜,江西鄱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灯火通明。
  连日来,鄱阳县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境内河流水位快速上涨。
  8日20时35分,鄱阳县鄱阳镇问桂道圩堤发生漫决。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险情发生后,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迅速从江西南昌、江苏常州、福建厦门调集400余名抢险人员、52台套装备星夜驰援,加上陆续赶来增援的火箭军、武警和预备役部队,一场防汛抢险阻击战全面打响。
  10日中午,第一车石料投入决口处,问桂道圩堤决口封堵战正式打响。
  封堵现场,挖掘机、推土机轰鸣,满载土石的翻斗卡车来回穿梭;利用GPS测量仪、雷达流速仪掌握水位、流速变化;采用“堤头裹头保护、石碴戗堤进占、水上分层碾压、黏土抛填闭气”战法,进行封堵作业……
  120米、110米、100米、70米……缺口不断缩小,预计13日将完成封堵。
  类似的场景在一个个抢险现场发生。截至7月11日,江西已累计投入抗洪抢险人力16.1万人次,投入机械设备3771台套,土石方20余万方,全省发生的131处险情已完成处置94处。
转移
  “铛……铛……铛……快走喽,洪水就快来喽,大家快转移!”
  8日晚,一阵急促的铜锣声打破了鄱阳镇桂湖村的宁静。接到转移群众指令后,村党支部副书记黄国林一边敲锣,一边挨家挨户通知大家撤离。
  与此同时,圩内其他村庄也行动起来。一个小时内,受洪水威胁的9000余名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
  一个半小时后,洪水涌进圩内……
  洪水来临前,提前转移群众是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
  从7月3日开始,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并不断升级防汛应急响应,全省防汛工作进入战时状态。江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关键时候,全省各地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工作,科学有力防汛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截至11日17时,江西已紧急转移43万余人。
巡守
  11日晚,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洪水已与堤坝基本持平。
  “相比1998年大洪水,这次汛情虽然来得急,但大家并不慌张,该转移的转移,该守堤的守堤。”江洲镇蔡洲村三组组长左自强说。
  井然有序,源自更加坚固的堤防。左自强说,当地政府在大坝内侧筑起一道宽约40米、高度与堤坝齐平的“衬台”,相当于多了一道坝。
  再坚固的堤,也不能放松值守。在鄱阳湖流域一座座堤坝上,各地干部群众纷纷投入防汛抢险,保卫自己的家园。
  雨夜,乐平市乐港镇中洲圩堤上漆黑一片,邵湾村村支书邵忠如和村民们拿着手电筒,走在长满杂草的斜坡上,查找险情。汛情发生后,他和村民们已经在这里值守了7天7夜。“圩堤那边就是我们的家,守堤就是守家。”他说。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抗洪巡守的队伍,凝聚起万众一心抗击“洪魔”的力量。
  降雨仍将持续,洪水仍在上涨,他们仍将继续坚守、战斗!(据新华社南昌7月12日电)

官方微博
友情链接  

长春晚报 | 长春新闻网 | 长春文明网